河北省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乳制品行业全面质量管理5.0卓越运营指南》
一、 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1、标准制定的背景
集合会员单位多年管理经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减少人力物力浪费,同时落实《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中对标国际先进管理体系的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结合世界三大质量组织——美国质量学会(ASQ)、欧洲质量组织(EOQ)和日本科学技术连盟(JUSE)管理模式,引入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日本全面质量管理(TQM)、欧洲EFQM卓越运营的权威理论等世界领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体系,借鉴国际公认的《BRC 食品安全全球标准》、《IFS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等高标准的要求,对标国际先进的管理做法、经验,结合企业现状形成了一套河北省乳制品行业具有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5.0卓越运营指南。
2、标准制定的意义
为提升管理效率,推动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标准意义主要在于融合了各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乳制品行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卓越运营模式,推动提升乳制品行业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更好地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和企业健康发展。
二、 标准制定的原则
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要求编写的。
三、 主要起草过程和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标准的编制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1、资料收集阶段
查阅了国内外各有关管理体系标准,选取了该标准的依据,收集到各标准最新版本。
2、标准起草阶段
组建标准制定小组,明确分工与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制定该标准制定框架,明确标准适用范围、标准目录等内容,并对类似或相同的各标准条款进行了比对,选择最高要求纳入标准内容,同时对标其它行业、借鉴先进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可操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卓越运营指南。
3、标准优化阶段
在草稿基础上,组织认证公司、排名前列的乳品企业等业界专家对本单位进行多轮讨论、修订,最终形成本单位定稿。
四、 采用国内、国际标准情况及对比情况
本标准参考了11个国内标准,《GB/T19579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T19000 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GB/T19001 管理体系 要求》(idt ISO9001)、《GLOBAL G.A.P. 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BRC 食品安全全球标准》、《FSSC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主要控制点(HACCP)体系 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IFS 国际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审核标准》、《GB/T33300 食品工业组织诚信管理体系》、《GB/T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ISO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标准制定内容突出优势:
1、明确了乳制品产业链实现卓越运营的路径和要求;
2、指明了乳制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
3、明确了接口管理的要求;
4、搭建了经营有效性评价管理机制以及评判标准。
本标准还经多家认证公司和乳品企业所认可,标准要求较完善、合理、科学,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五、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是以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4881》、《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2693》、《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23790-2010 》为基础,基于风险,提供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能更好的满足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
六、 标准性质
本标准为企业自愿采用的推荐标准。
七、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为贯彻实施本标准,建议开展本标准应用的培训工作,可通过标准宣贯会、技术交流等方式进行。
八、 致谢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认证机构、各方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团体标准起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