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饮用天然苏打水
摘要:国际营养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地区都把天然苏打水列入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范畴。德国、俄罗斯和日本把天然苏打水作为医疗矿泉水的一个类型,德国、法国和俄罗斯把它放在第一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二十多个省、区(市)发现天然苏打水泉、井(孔)数百眼,生产厂1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十几家,在饮用水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由于天然苏打水对某些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天然苏打水的属性、名称的由来、定义和产品分类、国内外的相关标准、概况、医疗效果、误区。为天然苏打水正名并建议将饮用天然小苏打水列入包装饮用水产品中。
关键词:天然苏打水的属性、定义、产品分类、医疗效果、误区、正名
1 饮用天然苏打水的属性、名称的由来、定义和产品分类
1.1 属性
天然苏打水,在欧洲地区,属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一个类型(重碳酸钠型);在法国的天然矿泉水类型中被排在首位;在德国,属医疗矿泉水的一种;在前苏联,属舒卡夫地下水化学分类中的第7类(HCO3—Na型);在俄罗斯,属饮用医疗矿水离子—盐类成分的一个类型(HCO3—Na型),被排在第一位;在日本,属矿泉的定义(元素和组分)中的一个名称——重碳酸钠(NaHCO3);在我国,属医疗矿泉分类中一个名称——重碳酸盐泉。
1.2 名称的由来
2004年9月,我国水文地质专家崔仲元在黑龙江克东县宝泉镇发现的小苏打型天然冷泉(水温3-5℃),被他命名为“天然苏打水”。这个名称得到一些专家、学者和企业的认可。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崔仲元对宝泉镇天然苏打水进行了勘查,并提交了《调查评价报告》。
1.3 定义
2010年,水文地质专家雷宏远根据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定义,参照饮用天然矿泉水欧洲地区标准中重碳酸钠的界限指标和日本矿泉的定义中重碳酸钠的界限值,提出了饮用天然苏打水科学的较完整的定义:“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阳离子以钠(Na+)为主,阴离子以重碳酸根(HCO3-)为主,水质类型为HCO3—Na型,碳酸氢钠(NaHCO3)>340mg/L,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这个定义发表在“饮用天然苏打水—医疗矿泉”一文中,刊登在2010年第一期《健康饮水》月刊和2010年《饮用水世界》增刊上,又被收录在
![]() |
注:本文对原文(中国·北京2017世界水日健康饮用水国际高峰论坛·论文),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第一作者:雷宏远(1934—),男,特邀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水文地质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学、矿泉水、天然小苏打水。E-mail:LeiHongYuan123@163.com
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饮用水行业——术语、定义、概念白皮书》上,2010年4月23日《中国质量报》进行了报道。
1.4 产品分类
根据我国天然苏打水的水质特点,参照饮用天然矿泉水欧洲地区标准、俄罗斯矿水标准(饮、沐浴共用)、日本矿泉的定义、中国医疗矿分类、GB/T13727理疗天然矿泉水水质指标、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和中国地下水按溶解性总固体分类(表1),划分为淡天然苏打水和矿天然苏打水两类。
表1 国内外天然矿泉水、医疗矿泉水、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注)分类统计表
分类名称 |
项目或名称 |
标准 |
饮用天然矿泉水欧洲地区标准 |
界限指标 |
可溶性固形物总量>1000mg/kg |
日本矿泉的定义 |
界限值 |
溶解物质(气体除外)总量>1000mg/kg |
中国医疗矿泉分类 |
淡泉 |
矿化度1g/L以下、水温34℃以上 |
GB/T13727理疗天然矿泉水水质指标 |
矿(泉)水 |
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
俄罗斯矿水标准(饮、沐浴共用) |
矿泉水的标准 |
总矿化度>1g/L |
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 |
界限指标 |
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
中国地下水按溶解性总固体分类 |
淡水 |
溶解性总固体<1g/L |
根据天然苏打水中是否含游离CO2,划分为无气和含气两个亚类。
即:1)淡天然苏打水 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2)矿天然苏打水 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a无气天然苏打水、
b含气天然苏打水
2 饮用天然苏打水的标准
2.1 国外
矿泉水的界限值首先是由德国学者格林霍特于1911年在拿海木温泉会议上提出来的。1931年做了部分修改。1965年10月欧洲有关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共体国家在罗马召开的第二次食品标准会议上制定了欧洲地区标准“欧洲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表2)。其中首次提出了重碳酸钠矿泉水的界限指标。
表2 饮用天然矿泉水欧洲地区标准1965年10月
应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符合界限指标
物 质 |
含 量 |
物 质 |
含 量 |
游离二氧化碳(CO2-) |
>250mg/kg |
总铁(Fe2+3) |
>10mg/L |
可溶性固形物总量 |
>1000mg/kg |
总硫(总S) |
>1mg/L |
锂(Li) |
>1mg/kg |
砷酸(HAsO4) |
>1mg/L |
锶(Sr) |
>10mg/L |
偏亚砷酸(HAsO2) |
>1mg/L |
钡(Ba) |
>5mg/L |
硼酸(HBO2) |
>5mg/L |
溴(Br) |
>5mg/L |
重碳酸钠(NaHCO3) |
>340mg/L |
碘(I) |
>1mg/L |
氡(Rn) |
>3.5马海 |
氟(F) |
>2mg/L |
温度 |
>20℃ |
据报导,氯化钠会使动脉血压增高,而重碳酸钠则能防止动脉血压增高。这一结论为法国高血压学会第十次会议提交的许多论文所证实。
1978年日本温泉工程学会提出了对矿泉的定义。矿泉是地下涌出温水或矿水的泉,它含有大量固形物质或气态物质,或特殊物质,而温泉则指较源泉周围年平均气温高得多的泉水。
日本温泉法中所称温泉的定义,除指矿泉外,还包括从地下涌出的水蒸气和其它气体(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除外)。
矿泉可按温泉法第二条附表(表3)与常水区别。
表3 日本矿泉的定义(区别于常水的界限值)(1978)
元素与组分名称 |
含量mg/kg |
元素与组分名称 |
含量mg/kg |
溶解物质(气体除外)总量 |
>1000 |
碘(I-) |
>1 |
游离CO2 |
>250 |
氟(F-) |
>2 |
锂(Li+) |
>1 |
砷酸(HAsO42-) |
>1.3 |
锶(Sr2+) |
>10 |
总硫(相当于HS-+S2O32-+H2S) |
>1 |
钡(Ba2+) |
>5 |
偏亚砷酸(HAsO2-) |
>1 |
总铁(Fe2++Fe3+) |
>10 |
偏硅酸(H2SiO3) |
>50 |
锰(Mn2+) |
>10 |
偏硼酸(HBO2) |
>1 |
氢(H+) |
>1 |
重碳酸钠(NaHCO3) |
>340 |
溴(Br-) |
>5 |
氡(Rn) |
>5.5马海 |
|
|
镭盐(以Ra计) |
>1×10-8mg |
注:?温度(从泉源测温)20℃以上;?表中任何一种物质以mg/kg计,所列数值一项达标即可。
根据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分类。前苏联常用的水化学分类是苏联学者舒卡列夫(C.A.Ⅲyka/IeB)的分类。根据地下水中6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Na+中)及矿化度划分。摩尔分数大于25%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组合,共分成49型水,每型以一个阿拉伯数字作为代号。按矿化度以划分为4级,A组矿化度小于1.5g/L